這一生中,有沒有一些事情是你喜歡做的?縱使旁人不懂做這些事情有何意義,但你卻為它何樂此不疲;又或許他人認為這些事情是"耗時的"、"無聊的",但對你來說它卻是享受"自己"最好的方式!
這些"事情"就是所謂的"嗜好"。在你的生命裡,它是什麼呢?
主題:分享你(曾經)的嗜好?對你來說,它(嗜好)有著什麼樣的意義呢?
時間:2009年12月22日
聚會人:藍萍、惠萍、筠雅、忠達、執中
主題發起人:執中
記錄人:執中
本週的分享,從”溫文儒雅”的忠達開始,而他卻分享了一個很man的嗜好:打籃球。
和一般的男孩子不同,忠達開始學打籃球的年紀長了許多,直到考上大學之後,忠達才開始打球;而他說,真正「會打籃球」則是大學畢業之後的事情了。
由於大學時唸的科系「陰盛陽衰」(中文系),所以在課餘活動時,忠達選擇了一個可以"平衡陰陽"的活動-「打籃球」,作為嗜好。由於班上同學幾乎都是女生的關係,加入系上的籃球隊成了唯一和較多"同性"相處、活動的機會。
身高183公分,身材魁武像座小牆的忠達,回憶起剛打起籃球時的心態,和一般莽撞的孩子一樣,四處衝撞、逞凶鬥狠。因此初打籃球的那幾年(大學時),只是把打籃球,當作是一般的「運動」;然而,就在他快畢業的時候,球隊上來了一個懂得如何打球的傢伙,開始讓他對於「打籃球」,有了一番不同的體認。忠達發現,原來「打球」靠得不是「體力」而是「腦力」;有時能早一步"判斷"和"預知"對手的腳步、動作,進而採取先發制人的移位或戰術,往往是打球是成敗的關鍵。練習觀察和判斷的能力,不禁可以在球場上爭取較多的空間還有時間,還能節省許多體力。忠達對於「打籃球」的心態,慢慢從"消耗體力"的運動,變成了"能力提升"的嗜好。
不斷的和對手練習,是忠達培養嗜好的媒介。藉由反覆的「練習」,培養思考和感受的能力;而這些能力,都是日後能在「比賽」中不假思索的「直覺反應」。忠達還說,「打球沒有身分的差別。」無論你是高是矮、是胖是瘦;在球場上、團隊裡,一定都有那麼一個位置,是適合你的角色!培養與團體溝通的能力、協調自己的天賦、認清自己的角色,這些都是打籃球時的收穫。
從忠達眉飛色舞的分享中不難感覺,打籃球除了讓他"陰陽協調"之外,更讓他的生命成長呢!
藍萍在忠達後頭分享她的嗜好,而很有趣的是,藍萍選擇「嗜好」的緣由竟然和忠達相似!
在大學就讀的是理工科的資深美少女藍萍,班上充斥著不乏像是忠達般陽剛的男子,因此藍萍總是對於"優雅"和"婉約"的事物有些憧憬。後來開始上班之後,在一個偶然的機會看到了「敦煌舞」這樣一個舞姿曼妙、服飾莊重華麗的舞蹈,當時藍萍告訴自己,這就是她長久以來所嚮往的「嗜好」,因此當下決定報名學習!
學習敦煌舞後的藍萍才發現,它是一個"很好看"但十分"不好學"的舞蹈。裡頭的人物角色皆有其所屬的「眼神」和「姿態」,縱使只是一個動作,身體的每個部位還需細分「頭」、「上半身」、「下半身」、「手」和「腳」等不同的角度定位。而這些,都是她始料未及的!
為了追求「美」,是要付出極高的成本,這是在學習敦煌舞時藍萍的獲得。「美」並非只是外向,而是代表由內而外盡善盡美的超越。有時為了在台上有更好的表現,往往為了一個小時的練習,卻要額外花上另一個小時來暖身、拉筋。
藍萍指出「投入」和「感受」,是學習敦煌舞時另一個不可或缺的元素;否則跳起舞來,「人是人」但「舞是舞」,兩者無法融合。唯有不帶著"腦"的思量,而是用"心"體會,舞的精神才會藉由人的身體體現。
看著藍萍信手拈來Show出一段舞蹈,真讓人覺得她是當時的天人呢!
唔,換惠萍了!其實對於可愛的惠萍的分享,實在很"不好意思"記錄呢!。再次邀請各位看倌看仔細,尤其是現在正在螢幕前吃東西的你!以下惠萍的「嗜好」分享,可是會讓人"噴飯"的!
在小琉球成長的惠萍,唸高職時來到屏東東港一間很有名的小吃店打工。她回憶:那間小吃店總是有著長長的人群排隊,當時打工的時間是從下午兩點直到凌晨一點(十一個小時)不間斷。
在那個辛勤打工的歲月,惠萍回到阿姨家通常都已經將近凌晨兩點,這時的她最喜歡收集家中的食品(通常是餅乾),然後帶著餅乾和疲累的身體走進廁所…然後再坐上馬桶…就這樣……一邊一邊吃東西(此時惠萍語氣變小聲…略帶羞澀的看著大家)…她說…這是她聽到這題目之後,不加思索的最好「嗜好」。(此時,眾人皆已笑翻...哇賽...這是哪門子的嗜好啊!第一次覺得,「記錄」是很害羞的事情ㄟ…)
面對惠萍這個毫無"意識形態"的分享,倒也引發熱烈的迴響。確實,生命裡的東西不需要掩飾。一個曾經在惠萍辛苦半工半讀的年紀,能有一處地方,讓她悠閒的釋放(上廁所)和享受(餅乾),是十分感恩與懷念的。
誰說「嗜好」就一定要是了無新意的老梗,它可以是個生命的曾經,也可以只是不加思索的感受。惠萍的分享,讓我們上了一課呢!
無獨有偶,另一個中文所的高材生筠雅,和我們分享的是另一個「運動」--羽球。(緊接在惠萍後頭,是不是很跳tongue阿!)
有幸受老爸的影響,筠雅從小打羽球時有著爸爸的指導。雖然小時不懂得爸爸為何教導看似乏味的基本動作,但也讓筠雅培養了球感和較佳的柔軟度。
在老爸耐心的教導下,筠雅了解到"簡單"、"基本"的事情(動作)的重要性。她從羽球中了解到,任何一個複雜的東西(問題),都是由數個簡單的事情推積而成;看似很難,但只要耐心的一一剖析,困難往往可以迎刃而解。而這,也是老爸常告訴她的;羽球的學問就在基本動作裡。
而打羽球的體驗,更讓筠雅運用在許多事情中;例如:數學、修行等。透過不同的媒介反覆的練習簡單的動作或習題,筠雅的心情變得穩定。「借事練心」,若是不能從反覆的事情中深入,獲得樂趣,那就顯得十分的可惜了。
縱使現在離開高雄到了台北求學,筠雅只有抽空回高雄時,皆不忘和老爸"過招過招"。雖然在旁人眼裡只是親子之間的運動,但對於筠雅來說,卻是她和爸爸互動的最佳工具;一種不需要透過語言,卻能讓爸爸感受她心境的心意的工具J 這畫面,真是十分溫馨呢!
下週主題:自我剖析,你是怎麼樣的一個人呢?
留言列表